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打骂”孩子成了家长无知、无能的表现。
就像是一个紧箍咒,当自己想要爆粗口甚至想动手的时候,会介意这个紧箍咒的存在。
但是,不打不骂就意味着得花更多的时间跟孩子磨,不仅自己能憋出硬伤,效果也未必佳;
可如果骂了打了,心软、内疚、后悔的情绪又无比的上头,自己也会受折磨。
心情会这么纠结,觉得左也不对右也不是的原因,也是怕孩子留下心理阴影,怕把孩子训皮了,今后更不好管。
但其实该出手的时候还是得出手的。
当然动手已经是最后一步了,在动手前还是得靠“吼”。
什么时候我们会忍不住对孩子“下手”?
当孩子各种磨蹭,怎么催都不管用的时候;
当孩子就是嘻嘻哈哈根本不理会你的脸色的时候;
当孩子简单的计算题总是一遍遍地出错的时候......
你说你能忍住不吼不打吗?
肯定是忍不住的吧?
更何况如果能够快、准、狠地解决掉当下的问题,哪位父母不想来一下呢?
但是这里的分寸一定要把握,我们得科学地学会怎么吼孩子和打孩子,才能又不废自己也不废孩子的情况下,解决问题。
先说说“吼”吧。
首先,我们得区分下“吼”和“吼骂”。
“吼”其实就是声音大,但是当它与负面情绪的字眼相搭配的时候,如“吼骂”、“吼叫”,就会注入强烈的负面色彩。
我们可以吼孩子,但是不能吼骂孩子。
因为“吼骂”就会“杀人诛心”。
特别是在情绪不稳定,在气头上的情况下,更容易口不择言。
你咣咣一顿疯狂输出,连挖苦带讽刺,给孩子泼冷水,这样的伤害其实是最大的,甚至大过把孩子打一顿。
我们都知道,在语音沟通的时候,对重点部分适当地提高音量,就能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让听的人把注意力放在我们要传递的重点信息上。
所以一旦家长开始提高音量,大多数的孩子都会有所反应:妈妈(爸爸)要生气了,我有“危险”了。
但是,如果大人不注意频次,天天吼、事无巨细地事事吼,那么孩子也会被吼皮了,反而不在意了。
所以更多的时候,尽量把“吼”用在关键的时候。
其次,“吼”的时候要注意你的用词和表情。
就像我之前提到的,不能“吼骂”、不能“杀人诛心”。
所以声音可以大,但不能人身攻击。
例如什么嘲笑、指责、打击的话术不要说,也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
比如说什么“你这辈子都会没出息”、“早知道不生你”等等之类的话。
像以下的负面标签千万要小心,它们每一个都是一枚刺进孩子内心的短箭,虽小,却深,也痛。
懒、胖、蠢、爱管闲事、没长进、学习差、让人生气、总惹事、笨......
再说说表情管理。
我小时候就是一个特别喜欢观察别人表情的人,但是很奇怪,我只是喜欢观察而已,并没有更聪明地根据别人的表情让自己八面玲珑起来。
那个时候我就发现,如果自己生气了,除了提高嗓音外,加上皱眉、瞪眼的表情就能把自己生气的情绪表达得十足,表情就是语气的助攻。
后来管我儿子的时候,我对于自己的表情管理也比较地得心应手,毕竟是从小就开始有这方面感受的人了嘛。
但是真正让我练好表情控制,是因为我觉得皱眉长皱纹啊!自己的脸还是更重要的啊!
所以,各位妈妈在教育孩子,失去表情管理的意识的时候,多想想自己貌美如花的颜值吧!
“吼”说完了,下一步就是“动手”了。
但确实是不推荐动手。
实在是忍无可忍,没有办法了,偶尔动手还是可以的。
什么情况下可以动手?
就是吼也吼过了,也吼了很多次了,孩子依然我行我素,依然没有任何的改变,那就只能用动手的大招了。
不过还是得要看情况啊,如果孩子处于叛逆期,动手也未必有用,反而让孩子更叛逆,更不听话;
如果是孩子没有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一直不上心,心大,那么小打一次也是可以的,至少能让他们知道这个事情是很严重的,他们必须听!
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不是一定的,如果把家庭生活比喻成一曲祥和的乐章,科学地吼或打则是偶尔飙出但不会破音的高音。
高音突出了乐章的柔长祥和,祥和的乐章又使得高音如此难忘。
会。
家长觉得打孩子能帮孩子改掉不好的习惯,只要下手轻一点,不把孩子身体打坏,就让他长个记性,这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但是,家长对孩子的每一次暴力,伤害的除了孩子的身体,还有他幼小脆弱的心灵。
1、孩子可能会因为挨打变得”无能“
经常因为做错或做得不好而挨打的孩子,他们容易产生害怕、自卑的情绪。他们永远在否定自己,觉得自己没什么长处,什么都做不好,只有被打的份,时间久了,他们就真的什么都不会做了。
2、挨打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家长打孩子,孩子就会讨厌家长,打的次数多了,这种讨厌就变成了“恨”,孩子开始厌恶甚至憎恨家长的这种行为,于是就自动的和家长“划清界限”,形成了一种“敌我”的状态。
孩子不再和家长亲近,严重的就会和家长“对着干”甚至还会离家出走。发展到最后孩子就形成了叛逆的心理。
3、家长的”暴力行为“让孩子也变得暴力
家长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改变着孩子,所以,家长经常打骂孩子,用暴力解决问题,孩子就容易形成”暴力“心理,也用暴力去解决问题。这种心理会一直伴随孩子的成长,影响孩子以后的为人处世。
孩子的暴力的思想从家长开始下手打孩子的那次开始,就在孩子的心里萌芽,所以真正的尊重他人,一定从父母的手下留情开始。
4、因为犯错被打,会引出更多教育的问题。
因为闯祸被打的孩子心里会感到很委屈,因为他本身是不想犯错惹爸爸妈妈不开心的。那么为了避免爸爸妈妈不开心、自己免于挨打,孩子们就学会了说谎,只要撒谎骗过去了,自己就不会挨打,爸爸妈妈也不会生气。
慢慢孩子就容易养成说谎的坏习惯,小时候对父母说谎、对朋友说谎;长大以后对老师和领导说谎,影响的是孩子的性格品质。家长打骂孩子肯定是不正确的,现在应该说服教育.打骂孩子会给孩子的心灵留有阴影.应该多鼓励孩子,用好的方面去激励孩子.能,但要适当,否则有以下危害:
一、让幼儿学会反模仿
孩子小,喜欢模仿家长的行为。如果家长打骂小孩,小孩就会学会打骂人,变得没有礼貌。
二、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家长骂小孩,说话难听,小孩就不会喜欢家长,亲子关系不和谐。3-6岁的小孩正处于叛逆期,家长骂小孩,小孩听着难受,就会越加反感,越喜欢与家长对着干。
三、使孩子丧失自尊心
家长打骂小孩,打骂得次数多了,小孩习以为常,成为老油条,脸不红心不跳,丧失自尊心,破罐子破摔,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不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显示家长无能为力
孩子是自己亲生的,是多少年才修的亲子缘啊,难道真地必须诅咒、打骂孩子才行吗?这样也不能解决问题啊。要多积口德,多行善事。其实,打骂孩子是家长教育无能的表现,适得其反降低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五、影响家庭关系和谐
妈妈打骂孩子,爷爷奶奶与爸爸听见了心里不舒服,感觉妈妈对孩子不亲,不喜爱孩子,对家庭没有责任感,没有教养,缺乏相夫教子的素养与能力,必然会降低在家庭中的地位,严重者会引发教育论战,因教育方法不统一影响家庭和睦。打骂孩子
不对。家长打骂孩子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很严重的伤害,应该文明教育。家长打骂孩子对,但孩子打骂家长就不对。
首先家长在知道孩子叛逆的前提下打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完全不可取的,更加容易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孩子还手说明孩子对家长的抵触情绪相当的严重【正苗启德教育】的青少年心理专家认为在这一时期家长要首先反思自己在家有孩子的过程在出现的问题,可以阅读一些有关青少年教育的书籍,这样更有利于和孩子的沟通交流。多沟通,放低身份主动求得孩子的原谅。是进行下一步沟通的前提。叛逆期的孩子的情感都相对比敏感家长在沟通的时候要多鼓励孩子,学会尊重孩子在一些问题上可以尝试征求孩子的意愿。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抽出时间多陪孩子,带孩子参加一些户外的亲子活动,有利于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若果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难以维持平衡的话可以选择去一些专业的心理辅导进行咨询这样对孩子和家长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这个问题很严重了,不尊重父母的表现,说明你在他心理已经有了非常不好印象了,首先反思自己,以前是否没有经常陪孩子,一回家就吼孩子,或是打孩子,孩子叛逆期,最主要的是受到关心、关怀
本文关键词:
咨询服务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优秀又听话,而自己的孩子叛逆不听话呢?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
家长们常常在手机上收到正苗启德学校老师发来的视频,很多家长还会发朋友圈“秀”一下……
在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里,刚入校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度过了心理养成期,就可以和父母约定见面的时间……
正苗启德作为问题少年管教学校,积极开展感恩励志教育,组织孩子全体参加……
孩子叛逆期太难管理,多半方法没有用对,参考期待效应孩子不优秀都难!每个小孩儿小时候,都是小天使,乖巧可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自主意识开始觉醒,逐渐进入叛逆期,这可成为家长们头痛的事。小孩子不听话,很多家长就会不由自主地批评孩子,有些甚至还会打孩子,……
随着婴儿的成长,他逐渐有了自我意识。他总是喜欢以自己的方式做事,总是想和成年人相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儿童叛逆期的开始。叛逆期的第一个表现从两岁开始就出现了。外国儿童学会称之为糟糕的两岁。爸爸妈妈会发现宝宝不那么听话,不管他做什么,他……
体能测试是青少年特训教育的一部分,对叛逆孩子的身心健康、个性塑造、自信心的培养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劳动教育基地的启动,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的学生们可以在阳光下播种,在土地上耕耘……
行为矫正学校认为,找到孩子青春期早恋或者叛逆的“根”是十分重要的……
面对现实,当虚假的面纱被揭开时,网恋就变得脆弱了。……
早恋的女孩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 实际上很多家长还有老师非常头疼的问题,如果不管,那么必然会带坏整个班级的风气,甚至有的时候还会酿成一些事故。而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如果……
针对多数20至25岁的年轻人对初恋年龄调查进行了问卷调查。据调查显示,约有60%的人有过早恋;那么,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早恋? 1.对孩子的关系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估。 告诉孩子他的……
语文属于义务教育的重要课程,正苗启德学校对于语文的学习也同样重视……
当孩子长期出现明显的厌学症状,并伴有行为懒散、情绪低落的情况,孩子需要一定的心理支持,特训学校或可以解决孩子厌学问题……
这就是正苗启德励志教育学校的教学成果,不负孩子,不负家长,继续努力做好……
对于孩子一旦出现 厌学 这样的情况,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里的老师来说,都应该及早的发现并且及早的干预,进行相应的治疗,防患于未然,才能够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毕竟对于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