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砸了,家长怎么做?
我是先拿出试卷看一遍错题,再跟他一起分析原因,和他一起订正,然后让他把错的原因和解题思路写在边上。这个过程,心里百感交集,还得克制自己,心灵默念:不要生气,不要发火,做个温柔的妈妈[震惊]
家庭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第一站,如果在这段期间内,父母没有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就会让孩子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养出生气易怒的小孩。这些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攻击性的行为,比如说尖叫、打滚、摔东西、打人等。
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这样的孩子,基本可以初步断定他的父母没有给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大概率会成为人们口中的“熊孩子”,整天作妖惹人心烦。
3岁小男孩幼儿园强抢玩具失败,生气摔东西还打人,被园方劝退
小刘妈妈是一名宝妈,自从生了孩子之后就一直在家里照顾孩子,如今孩子三岁,到了可以上幼儿园的年纪,她终于有一口喘息的机会,准备自己的求职了。
来到了幼儿园之后,小刘妈妈这才了解到自己的儿子在幼儿园里经常惹是生非,而且特别爱生气。
这一次叫家长是因为孩子在和小朋友玩耍的过程中,非要强抢被人的玩具,但是另一个小朋友拒绝了这个无理的要求。
孩子强抢玩具失败,立马就生气了,不仅动手打人,还把那些带着棱角的积木扔向对方。有一块积木的棱角比较锋利,砸破了小朋友的额头。
现在,被砸额头小朋友的父母,正在要个说法,一是要小刘妈妈赔偿道歉,二是追究幼儿园老师照顾不力的责任。
为了让那个对方家长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幼儿园决定劝退小刘妈妈的儿子,让她把自己自己的孩子带回家里教育好了再送来幼儿园。当然,是其他幼儿园。
如果每一个小孩一生气就打人,脾气暴躁,这对幼儿园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和压力,毕竟小孩子下手没轻没重,最后追责自己也难逃连带责任。
小刘妈妈一听自己的儿子被劝退,立马生气了,当着园方的面撒泼:“我家儿子做出这种事情还不是因为你们学校老师照顾不好!要是老师多注意孩子,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吗?”
这种泼妇行径不难让人理解,为什么小刘女士的儿子会抢不过就动手了。
在幼儿园和对方家长的一再质问与要求之下,叉着腰叫嚣的小刘妈妈最终还是败下阵了,同意让自己的孩子退园,接回家里。
分析:
小刘妈妈的儿子在学校里的种种行为表现,都是因为父母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没有给予孩子优良的家庭教育,反而现在家里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坏榜样。
这就导致孩子在学校里与人交往的时候,弊端显现了出来。
孩子不仅占有欲强,脾气还大,遇事就生气,还动手打人。再后来刘女士的来学校后的一番表现,我们不难看出在日积月累的相处之中,孩子已经学习到了她身上的缺点。
但是小刘女士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任由孩子自然发展,这才会出现在幼儿园里发脾气、打人的恶劣行为。
其实,像小刘妈妈的儿子一样,一发脾气就出现摔东西、打人、尖叫等行为的孩子,不在少数。
而他们脾气暴躁的原因,则需要各位父母多多了解,这样才能够根据孩子的特性因材施教,改变孩子的坏习惯。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一发脾气就摔东西、打人、尖叫等行为?
·没有其他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通常会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不满,等到孩子长大一些的时候,如果没有受到父母的合理引导和教育,无法用其他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这种方式就会变本加厉。
孩子不仅会哭闹,还会升级自己的表达方式,那就是摔东西、打人、尖叫等等,这些行为能够让孩子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但是却会让孩子的性格与行为因此改变,孩子变得歇斯底里起来。
·父母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产生模仿行为
在家庭教育当中,父母作为孩子的人生启蒙导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
再加上孩子年纪大一些之后,模仿能力极强,如果父母没有发挥好一个良好的表率作用,让孩子学习到了“无能狂怒”的处理方式,也会导致孩子出现发脾气就打人、摔东西的行为。
这都是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通过这种方式让父母妥协满足自己
有的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无法处理孩子哭闹的情况,每当这个时候,都会利用满足孩子的需求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错误的认知,那就是“闹脾气就能够让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有一些孩子心知肚明这种方式能够获得好处,于是经常利用发脾气、打人、尖叫的方式让父母求饶,以达到满足自己需求的目的。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教育易怒的孩子?
·父母要发挥榜样作用
想要培养出一个温文尔雅的孩子而不是易怒的孩子,需要父母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发挥榜样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与人沟通时也不要大呼小叫,处理问题时更不要“无能狂怒”,否则只会让孩子受到不好的影响。
成为一个知书达理、说话温声细语的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培养孩子的“情绪控制力”
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爱摔东西、打人、尖叫等,都是难以控制负面情绪的表现。我们作为父母,想要解决孩子易怒的问题,要帮助孩子培养“情绪控制力”。
也就是说,父母要让孩子培养分辨情绪的能力,以及帮助孩子寻找到合理释放内心负面情绪的渠道,这样才不会让负面情绪影响到孩子的行为。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发脾气是种心理需求的表现。婴幼儿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对这些事物的正确与否的认识,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进行理性的分析再做出行动的决定,都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两周岁左右的宝宝普遍存在一个心理成长过程,其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发脾气、摔玩具,和小朋友闹别扭就挥起小拳头。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的,因为这是孩子在心理上的第一个反抗期,是几乎所有的宝宝在两周岁左右都会必经的一个成长过程。这样的宝宝一定要耐心对待,首先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时刻,这样宝宝会跟着学的。我家宝宝也是这样,家长得耐下心来跟宝宝讲这样不可以,宝宝很聪明是可以听懂的
宝宝脾气大是源于正常的情绪反应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发脾气是种心理需求的表现。婴幼儿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对这些事物的正确与否的认识,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进行理性的分析再做出行动的决定,都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尽管这些事物往往是对他不宜、不利,或者是有害的。因此,当宝宝遇到挫折或是不舒服的时候,很自然的就通过发脾气来表达,比如摔东西或是拉妈妈的头发。但是这样的行为只能是偶尔出现的情况,并不能作为宝宝惯有的一种习惯。
2岁、7岁、青春期前这三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脾气大
两周岁左右的宝宝普遍存在一个心理成长过程,其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发脾气、摔玩具,和小朋友闹别扭就挥起小拳头。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的,因为这是孩子在心理上的第一个反抗期,是几乎所有的宝宝在两周岁左右都会必经的一个成长过程。只是有些宝宝表现的明显,有些不明显而已。
随着宝宝的成长,受挫的次数增多,当到了五六岁左右时宝宝胡乱发脾气的现象会逐渐得到改善。俗话说“七八岁讨狗嫌”,在宝宝长到七八岁时,爸爸妈妈又会发现这坏脾气抬头了。其实孩子七八岁的时候是好奇心最强的阶段,他喜欢拆闹钟,近乎偏执地刨根问底,只是源于他内心强烈的求知欲。青春期前的孩子,女孩在10~12岁左右,男孩在14~15岁左右,情绪波动也很大,往往会表现出易怒、抑郁、焦虑。
缺少爱的孩子脾气也大
宝宝的成长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父母是宝宝的第一老师,爸爸妈妈的性格较暴躁、易怒,经常发生家庭战争,这些会给宝宝的心灵上造成伤害,也会使宝宝因为没有榜样作用而感到苦恼,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像爸爸妈妈一样在遇到困难、处理问题时采用简单暴力的方法。
在情感上感到饥饿的孩子,与他人沟通的能力都比较弱。明明是想和小朋友表示友好,却不知怎么表达。有的孩子为了引起爸爸妈妈和其他小朋友的注意,会故意做出一些表现异常现象,像咬人、打人、撒谎、哭闹等行为。有攻击力倾向的宝宝并不一定都是个性强悍的,反而是因为内心比较脆弱,用武力来保护自己罢了。
如何应对宝宝的小牛脾气
安抚情绪后再对症下“药”
面对宝宝的小牛脾气,爸爸妈妈首先要尽量理解他们,然后再了解孩子的想法,着手分析宝宝为什么会发脾气,对症下“药”。
孩子发脾气时最需要的是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包容。爸爸妈妈应该先安抚孩子的心灵,让他(她)冷静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找出发脾气的原因。把事情的本质找出来,然后再耐心地教他怎么做,分析不对的地方。在宝宝的情绪得到了安慰后讲道理,比一遇到问题就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
一、移情教育。所谓的移情教育就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要做好典范作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比如让宝宝体验小朋友拿到最小苹果时的心情。移情教育能让宝宝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变得更友好,更谦让。
三、消退法。消退法是对某些强化不良行为的因素予以消除,以达到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当爸爸妈妈发现宝宝脾气暴躁时,要多和幼儿园的老师沟通,以便找出宝宝叛逆举动的原因,尽早消除。对宝宝的不良行为要及时提出批评,并可以采取措施,教育宝宝学会如何处理矛盾的方法。
用冷处理让宝宝学会自我控制
当宝宝首次出现无理行为时,爸爸妈妈就不应妥协,更不要一出现问题就用买玩具或买吃的东西来买“和平”。宝宝从无知到有知,到完全认识,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爸爸妈妈应该保持一种明理是非的态度去教育,让宝宝逐渐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哪些事情必须由家长来决定,哪些事情可以由自己决定,哪些事情可以和家长共同协商决定。
当宝宝无理取闹时,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法。适当强制性地让他休息片刻、换种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给予一个轻柔的暗示、暂时的冷落,可能会产生效果。久而久之,宝宝就知道发脾气的方法没有效果了,就会停止用该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后在爸爸妈妈的耐心教导下,再慢慢地学会自我控制情绪。这么小的孩子,她对道理不会那么敏感。规则需要慢慢建立,道理需要慢慢去领会,弗成能说一次,她就记住,不再“犯错“。这样处理,会让孩子内心十分恐慌,导致他平安感缺失,并复制父母处理问题的模式,你真正期待的行为并不会出现
本文关键词:
下一篇: 小孩挨打后的恐惧(小孩挨打后的恐惧)
咨询服务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优秀又听话,而自己的孩子叛逆不听话呢?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
家长们常常在手机上收到正苗启德学校老师发来的视频,很多家长还会发朋友圈“秀”一下……
在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里,刚入校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度过了心理养成期,就可以和父母约定见面的时间……
正苗启德作为问题少年管教学校,积极开展感恩励志教育,组织孩子全体参加……
孩子叛逆期太难管理,多半方法没有用对,参考期待效应孩子不优秀都难!每个小孩儿小时候,都是小天使,乖巧可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自主意识开始觉醒,逐渐进入叛逆期,这可成为家长们头痛的事。小孩子不听话,很多家长就会不由自主地批评孩子,有些甚至还会打孩子,……
随着婴儿的成长,他逐渐有了自我意识。他总是喜欢以自己的方式做事,总是想和成年人相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儿童叛逆期的开始。叛逆期的第一个表现从两岁开始就出现了。外国儿童学会称之为糟糕的两岁。爸爸妈妈会发现宝宝不那么听话,不管他做什么,他……
体能测试是青少年特训教育的一部分,对叛逆孩子的身心健康、个性塑造、自信心的培养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劳动教育基地的启动,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的学生们可以在阳光下播种,在土地上耕耘……
行为矫正学校认为,找到孩子青春期早恋或者叛逆的“根”是十分重要的……
面对现实,当虚假的面纱被揭开时,网恋就变得脆弱了。……
早恋的女孩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 实际上很多家长还有老师非常头疼的问题,如果不管,那么必然会带坏整个班级的风气,甚至有的时候还会酿成一些事故。而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如果……
针对多数20至25岁的年轻人对初恋年龄调查进行了问卷调查。据调查显示,约有60%的人有过早恋;那么,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早恋? 1.对孩子的关系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估。 告诉孩子他的……
语文属于义务教育的重要课程,正苗启德学校对于语文的学习也同样重视……
当孩子长期出现明显的厌学症状,并伴有行为懒散、情绪低落的情况,孩子需要一定的心理支持,特训学校或可以解决孩子厌学问题……
这就是正苗启德励志教育学校的教学成果,不负孩子,不负家长,继续努力做好……
对于孩子一旦出现 厌学 这样的情况,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里的老师来说,都应该及早的发现并且及早的干预,进行相应的治疗,防患于未然,才能够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毕竟对于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