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目前正处于高考填志愿阶段,很多家长都在为孩子填志愿而焦虑,想让孩子报考军校,可又怕孩子吃不了苦,坚持不下来被退学。
军校区别于地方大学,而想成为军官,首先要当一名合格的士兵,所有的军校都会经历1至3个月的入伍训练,入伍训练是极其严格的。因为从一个学生或社会青年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必须要严格经过全方位的系统训练!
比如说,队列训练,各种基础训练,锻炼规范部队单兵基本动作,锻炼部队整齐划一、令行禁止的集体主义观念。
队列训练很辛苦,磨破鞋、踢肿腿,半夜紧急集合哨一吹,三分钟,穿完衣服,打好被包,全副武装, 或跑5公里、十公里不等。
通过艰苦的队列训练、擒拿格斗训练、基本的枪支等武器的训练及实弹射击击训练,中间还有政治理论学习,《队列条例》、《内务条例》、《军人保密守则》等法律法规的学习考试。几个月新兵训练下来,才慢慢有点兵样,但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开第一步。
基础训练告一段落,除了基本队列训练,还要进行专业军事课目系统训练。
当兵虽然苦,但这种苦吃的值得!当兵锻造青年人的吃苦耐劳的坚韧不拔的顽强性格!这种苦,是人生的成长的宝贵积淀!
在这里我奉劝各位家长,如果你的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自理能力较弱,我建议你不要让他去读军校。
如果你的孩子意志不坚定,稍微遇到点困难就退缩,每天脑子还容易胡思乱想,我建议你不要让他去读军校。
如果你的孩子从心里压根就对部队和军人没有一丝好感,我也建议你不要让他去读军校。
因为这20年我见证了太多的父母和孩子因为当兵的问题而决裂,强逼着去考军校,结果最后儿子从部队复员或者被处分退学,闹得家庭关系不和。
其实,个人觉得,农村人更适合去当兵,因为很多农村人的娃从小就干家务,帮父母插秧,锄地种菜。他们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都具备了“坚韧不拔,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意志品格。而这种品格,恰恰是军人最可贵和最需要的。
当然,不是说城市兵就不适合当兵了,城市兵有城市兵的特点,目前大多数军校生都是从地方高中考取,从文化程度上,学历能力和接受能力上,是远胜于农村兵的。
但万事万物,有利就有弊,正是因为他们学习程度强,接受文化水平高,思想才趋于多元,对于考取军校当兵,他们有着更现实的目的。
大多数人是想上军校,毕业当军官,找个铁饭碗,或者通过转业安置实现人生跨越,但岂不知,冥冥之中赐予他们的早已经暗中标好了价码。
铁饭碗虽好,但就如温水煮青蛙,长期封闭的环境,会使一个人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犹如肖申克的救赎一般,产生一种巨婴式的依赖型性格。这也是目前很多干部战士复员后,无法通过自己的能力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的直接原因。
因为无论是从学历上还是年龄上,都已经不占优势,那除了通过熟人介绍,基本上求职应聘不会有什么太好的结果。
社会上的企业,都是需要你给他带来实际效益的,给你发一万块钱工资,恨不得让你干出三万块钱的活。所以,如果在温水里,要么就早点跳出来,要么就主动根据温度变化调整方向,达到融为一体,不至于被煮熟,但这部分人毕竟是少数。
不过幸好,借助职业化春风,退役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后鼓励军人长期服役,成为一名职业军官,一直干到退休,或者逐月领取退役金,也是不错的。
其实,家长有这种担忧是正常的,记得军校录取通知书寄到我父亲手中的时候,他兴奋的下楼梯都是跳着的,父母送我到军校,当时门口一位站岗的老学员就告诉我,别着急进去,进去就出不来了,于是我跟父母一起把驻地的名胜古迹、景点玩个遍,担心我吃不好,又给我买了一堆吃的,送我到学员队门口,我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换上体能训练服,拿上镰刀,跟其他人一块去割楼前的一块草坪。
当然,我也是后来才听说,我母亲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控制不住泪流满面,可是怕我担忧,他们便在远处看着我,然后默默离去。
入伍的三个月,确实训练很辛苦,上午队列,下午体能,晚上学条令,新闻也是每天必看。简单重复、枯燥压抑,这些情绪都是有的,这个我从来不回避,当然,坚持不住,自己主动申请退学的也有几个。
所以,人的每次蜕变都是痛苦的,要想实现两个转变,不付出一定的辛苦是不可能的。
鹰为了可以多活30年,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其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待新的喙长出来,用新长出的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一根拔掉,鲜血一滴滴洒落。当新的趾甲长出来后,鹰便用新的趾甲把身上的羽毛一根一根拔掉。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鹰重新开始飞翔,重新再度过30年的岁月。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会遇到很多看似无法度过的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住,在心理上战胜自己,大部分问题都不是问题。
人生的抉择虽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坚持不懈去丰实自己的内在,不断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屏障。
人生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成长的过程中必定是有阵痛期的,但我们想要收获成功,就必须改变自己。
可有些事情,只有你经历过,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有你真正理解你的父母,或者等你有了孩子,你才能知道他们的良苦用心。
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虎毒不食子,何况人乎!
当有一天你在社会上磕磕绊绊、举步维艰,向父母伸手的时候,请你不要去怪他们当初没有帮你设计人生规划。
有时,不是喜不喜欢的事,理想也要建构在现实的基础上,否则就是空谈,就是乌托邦,就是虚无的月亮。
先解决你的基本问题,时间自由,财务自由,才能去谈精神自由。
那么,最后回归到当兵到底苦不苦,送孩子进军校到底能不能坚持住的问题。
我想,当过兵和没当过兵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当过兵的人感觉不苦,没当过兵的人感觉苦,为什么呢?
没当过兵的人感觉苦。没当过兵的人不了解军营的生活,他们感觉把被子叠成豆腐块非常不容易,肯定费时费力。
对没当过兵的人来说,很少有人每天都体能训练,也很少有人参加野营拉练和魔鬼周训练,更不用说抗洪抢险和抗震救灾了。
对他们来说,看到当兵的人看到当兵的人在训练都会觉得苦,因为他们没有尝试过这种军营训练,怕苦,不敢去尝试。但是对于当过兵的人来说,这些训练都是日常军营生活的一部分,他他们来说,习以为常。
当过兵的人感觉不苦。也许刚入伍的新兵会惧怕第一次的五公里长跑,因为大多数人在地方都没跑过,但是跑过几次以后就会发现,其实五公里并没有那么可怕,也并没有那么辛苦。
慢慢的随着在军营待的时间越来越长,许多当初刚入伍时看起来很辛苦的训练科目都已经变成了日常训练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每天不跑个五公里还会觉得缺点什么似的。
对当兵的人来说,辛苦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已经融入了他们的军营生活,所以他们不会感觉当兵很苦。
其实军营里的苦是一份很宝贵财富。这是许多当过兵的人的切身体会,在部队里什么样的苦都吃过,什么样的困难都遇到过,军旅生涯锻造了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甘于吃苦的军人本色。
退伍后虽然脱下军装,但是退伍不褪色,军人本色依然保留,在社会打拼的过程中,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想想在部队的峥嵘岁月,都能坚持下来,都能克服困难。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自己不行,不能怪这个行业有问题,你出去了,自然有人会来,生生不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你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你心的问题。
孩子不愿好好学习主要是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还有可能是在学习上有些跟不上等一些原因。我的孩子也有类似的经历,我采取的办法是多与他沟通先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其次是带他到工厂农村和建筑工地去看看工人农民打工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特别说明没有技能的人在这个社会上只有出劳力,同时有意识的在假期让他参与一下劳动,体验一下。这个办法较好,我的两个孩子都考上了本科并顺利地拿到了学士证书,毕业后都谋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不知我的办法对你是否有用,仅供你参考。时代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帮他署假找个活,要累人的,累了他就知道苦了
其实上学并不是绝对的出路,上学出来了更迷茫他不想上学就让他自己选择一条路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做最好不过了在学校已经没有了心情读书听课就是整体浑浑噩噩混日子与其这样不如让他自己早点踏入社会让他早点成长但是要监督违法犯罪的事情肯定不可以做如果他没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你可以安排一个你认为比较有前途的工作让他去学习1.遇到孩子辍学的情况,家长绝不可以作出比孩子还着急的样子,你着急他就不着急了。要作出平静的姿态,把孩子推向第一线,他的急让他自己去着,这样才能促进他的思想斗争,促使他自己战胜自己。2.辍学的孩子因为心里烦躁,往往会找茬和家长作对,家长千万不要上当,要少理他,不给他对外发泄的机会,这样可以给他创造反思的氛围,因为人在和别人打架时是不爱反省自己的。3.对辍学的孩子,粗暴固然不可,拉拢也大可不必。如果孩子不上学家长还要好吃好喝哄着,岂不成了辍学有功了吗?所以家长不能让他们太舒服。4.尽可能调动在孩子眼里有权威的人介入,这是重要的经验。5.不要轻易说孩子有病。我们在咨询中经常发现有家长甚至老师轻易说孩子“多动症”、“智力低下”、“神经不正常”等等,并没有科学根据.也没有医生认可。结果孩子以病卖病,找到了逃避学习的挡箭牌,家长和老师也找到了推卸责任的借口,减轻了自己的心理压力。虽然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毕竟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对孩子有害无益。其实说真的如果你这是一个大气的父母,个人感觉还是不要去说教的好,首先说教意味着你去求孩子了,本身不愿读书的孩子内心都是要强的,你的退让有时候会让孩子更加放肆,是你求着让我去读书的,在学校学习不好也是你的原因。个人感觉你就给孩子办理休学手续,让孩子出去打工,最好是身边的打工工作(太远的话不容易控制),而且尽量不要给予接济,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社会的艰难,也不要去太过亲戚的店里面打工,容易给面子。只有真正的见到社会的残酷,才理解学习的重要,一般半年的话很多孩子都会理解的。我身边有这样的人,半年之后你可以主动的提出让孩子去上学(有些孩子自尊心强不愿意)。当然如果你在给孩子真真办理退学的态度的时候,如果你的孩子内心真有后悔的想法的话,还是不要去打工的好,毕竟变数太多,当然主要看父母了,是妥协还是强硬,未来的结果都不好说。作为家长只能引导孩子的想法,不能去左右一个孩子的想法。你的孩子既然不想上学,我想这肯定是有原因的,跟她好好交流,搞清楚原因,一定不要逼她。
本文关键词:
上一篇: 有厌学情绪该怎么办(自己厌学怎么办)
下一篇: 初三怎么办理退学(幼儿园退学怎么办理)
咨询服务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优秀又听话,而自己的孩子叛逆不听话呢?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
家长们常常在手机上收到正苗启德学校老师发来的视频,很多家长还会发朋友圈“秀”一下……
在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里,刚入校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度过了心理养成期,就可以和父母约定见面的时间……
正苗启德作为问题少年管教学校,积极开展感恩励志教育,组织孩子全体参加……
孩子叛逆期太难管理,多半方法没有用对,参考期待效应孩子不优秀都难!每个小孩儿小时候,都是小天使,乖巧可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自主意识开始觉醒,逐渐进入叛逆期,这可成为家长们头痛的事。小孩子不听话,很多家长就会不由自主地批评孩子,有些甚至还会打孩子,……
随着婴儿的成长,他逐渐有了自我意识。他总是喜欢以自己的方式做事,总是想和成年人相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儿童叛逆期的开始。叛逆期的第一个表现从两岁开始就出现了。外国儿童学会称之为糟糕的两岁。爸爸妈妈会发现宝宝不那么听话,不管他做什么,他……
体能测试是青少年特训教育的一部分,对叛逆孩子的身心健康、个性塑造、自信心的培养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劳动教育基地的启动,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的学生们可以在阳光下播种,在土地上耕耘……
行为矫正学校认为,找到孩子青春期早恋或者叛逆的“根”是十分重要的……
面对现实,当虚假的面纱被揭开时,网恋就变得脆弱了。……
早恋的女孩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 实际上很多家长还有老师非常头疼的问题,如果不管,那么必然会带坏整个班级的风气,甚至有的时候还会酿成一些事故。而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如果……
针对多数20至25岁的年轻人对初恋年龄调查进行了问卷调查。据调查显示,约有60%的人有过早恋;那么,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早恋? 1.对孩子的关系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估。 告诉孩子他的……
语文属于义务教育的重要课程,正苗启德学校对于语文的学习也同样重视……
当孩子长期出现明显的厌学症状,并伴有行为懒散、情绪低落的情况,孩子需要一定的心理支持,特训学校或可以解决孩子厌学问题……
这就是正苗启德励志教育学校的教学成果,不负孩子,不负家长,继续努力做好……
对于孩子一旦出现 厌学 这样的情况,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里的老师来说,都应该及早的发现并且及早的干预,进行相应的治疗,防患于未然,才能够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毕竟对于任何……